《谈谈中国软件业的创业环境和存在问题》
(吴渔夫 Fishman 火石网络董事长 写于2000-12-3)
众所周知,软件产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最有前途,竞争最白热化的产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一个标准。
软件创业环境在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看着它一天天茁壮成长,我还是那句话:“问题不少,机会更多!开始创业吧!不要错过这个时代!你的努力,将铸成中国软件史册”!但是,我们备受折磨的心还是满怀痛楚,有苦难言的。
为什么?因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们在壮志满怀的同时,不得不面对以下许多残酷的现实。
一、腹背受敌,忙于生存
以美国微软为首的超级软件公司纷纷进驻中国,用雄厚的资金和国外先进的技术力量为基础,不断蚕食中国市场。甚至入乡随俗,学我们“用起了筷子,写起了汉字”。而目前中国众多的软件企业还停留在单打独斗,小作坊的封闭开发模式中“与狼共舞”,鲜有上百人规模的“集团军”能把中国最优秀的计算机人才有效地组合在一起,把中国人的智慧跟国际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两者的竞争,有着“蚂蚁撼大象”的悲壮。盗版行为已经“深入民心”,只要我们去电脑市场随便逛一逛,便可发现里面随便一家商店经营的软件种类,要远比国外大软件企业开发销售的产品多得多。的确,盗版可以加快普及计算机知识的速度,却无形中导致国内的软件企业也随之流失大量的版税利润,软件产品无利可图或处境艰难,无法进入以开发养开发的良性循环。于是,在盗版小贩的摇旗呐喊下,大批软件公司倒闭,精英人才流。连我都曾经发出感慨:我很希望我的软件能继续造福国人,如果有一天,我也到了温饱问题都没法解决的时候,就挖资本主义的墙角去…
二、政策不够,步伐不快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敬爱的邓小平爷爷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攀登软件高峰的创业人员和技术天才,是信息时代的先锋,应该也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国家应该制订有效的扶持政策甚至放宽软件企业上市法规刺激软件业的发展。我曾经于1998年去马来西亚进行学术交流,惊诧于马国政府对软件行业的大力支持。政府设立“多媒体走廊”和“互联网走廊”,获得两者证书之一的的软件开发公司,免税。大力打击软件盗版,课以金钱重罚和牢狱刑罚。我印象最深和最受震动的是,去吉隆坡一家华人开的名叫UBC的软件公司参观的时候,该公司的总裁Mr How自豪地跟我说:“我们的财务软件在马来西亚已经销售了5万套,每套2000马币”。当时一元马币兑换人民币三元,我一算差点晕到,一家不到30人的软件公司居然可以在人总数不超过2000万人的国度里创造如此巨大的利润。他还向我们展示了有马来西亚总理亲笔签名的“多媒体走廊”证书和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回到酒店,我思潮起伏,我又爱又恨的中国软件行业啊,在我做程序员的青春年华中,是否,也有这样诱人的发展前景?
三、资金缺乏,技术附庸
有句话说得对,中国软件业,最缺的是资金,最不缺的是人才。特别是近两年软件人员比较好找工作,好象各大院校里只要是理科专业的肯定苦学计算机知识。软件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行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软件资产是无形的,国家却没有相应的贷款政策。1996年王志东为了四通利方的发展,曾经试图申请2000万元的贷款,由于只能用员工的“脑袋”抵押而无法兑现,不了了之。而传统投资者目光短浅,绝对没有足够的耐性等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于是技术与资本的决斗,往往以技术人员的失败而告终。
四、技术落伍,受制于人
我们在报刊上看到方兴东博士有关挑战微软,反对垄断的振臂高呼,附和者众。在挑战微软方面,我一直有自己的保留意见,这不是我在长番邦志气,灭国人威风.我自认是一个搞技术出身的比较实在的人,象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一样,无法在工作的时候抛弃微软的产品。Windows 的旗帜在开机的时候就耀武扬威地飘扬在屏幕上,书写投标方案和设计文档的时候不得不乖乖地向微软的Office低头,开发软件的时候最终还是选择微软的系列开发工具,浏览互联网页和收发信件也采用预装的IE和Outlook。国人有软件精品取代这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吗?不用微软的,用谁的?拿什么去挑战微软?我在IT行业算是混了几年,目睹了庞大的微软在比尔.盖茨的统领下,一步步地蚕食和扼杀它致命的对手们Lotus,Apple, Netscape,Borland 等公司,登上了软件帝国的统治宝座。
十几年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计算机行业到目前为止还是国外的技术领导着世界潮流,国内的厂商不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是给国外的厂商牵着鼻子走路.中关村美其名曰中国的“硅谷”,但相信里面有为数不少的公司每天都在象卖大白菜那样地倒卖国外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并没多少值得中国人骄傲的跨时代产品的出现。挑战微软,赶超英美是需要时间、实力和代价的,代表着高科技的IT行业就象一辆加足了马力的火车,越往后跑得越快,虽然中国已经到了奋起直追的时刻,也不要象以前那样盲目地干喊“超英赶美”的口号。实在点不吃亏,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已经拉开的距离缩小在二十一世纪中,把目标着重放在全面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创造国民经济的腾飞。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